6月5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重庆举办化工环保。期间,石化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川维化工:探索环保设施公开,铸就绿发展典范》案例,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2025年环保设施开放先进典型案例。
川维化工以近十年的环保设施开放活动,向公众交出一份“绿答卷”化工环保。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川维化工将环保设施开放打造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窗口,累计接待超5万人次,生动诠释了化工企业绿转型的责任担当。
技术亮剑:循环经济赋能绿发展
川维化工积极践行绿低碳的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工作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性地开展环保设施开放活动,主动向公众展示企业在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化工环保。构建起企业与社会沟通互信的桥梁,引领化工行业朝着更加绿、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据川维化工相关负责人介绍,开放日聚焦三大核心技术:废硫酸再生循环——年处理万吨级废酸,硫资源回用率达99%,入选重庆市“无废城市典型案例”;氢能低碳转型——提纯工业副产氢助力“川渝氢走廊”、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项目获评重庆市“绿低碳案例”;污水近零排放——生物+深度处理工艺使废水回用率超80%,实时监测数据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化工环保。
“通过技术革新,我们让资源‘活’起来、碳排‘降’下来化工环保。”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公司连续三年蝉联重庆市“环保诚信企业”榜首,2024年更斩获“无废工厂”“危废管理标杆企业”等多项荣誉。
特科普:解码化工中的生态密码
为打破公众对化工行业的认知壁垒,川维化工打造特科普品牌:“智慧小课堂”——以天然气化工全流程为线索,揭秘环保产品如何从原料走向生活,累计开展讲座57场;应急救援实训——公众可操作消防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在模拟泄漏场景中掌握应急处置技能;绿产品长廊——VAE环保胶粘剂连续22年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展现化工与民生的紧密联结化工环保。
在今年举行的开放日活动现场,公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废硫酸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化工环保。技术人员详细讲解废硫酸的来源、,再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让公众亲眼见证废硫酸经一系列复杂工序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硫酸产品,对资源循环利用有了直观认识。在污水处理场,工作人员向公众展示污水从进厂到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全过程,实时监测数据大屏清晰展示各项水质指标,让公众切实感受到川维化工在废水处理方面的严格标准和先进技术。“亲眼看到工业废水变清澈,才理解技术的力量!”一名参与活动的市民感慨道。
创新驱动:加码绿企业动力源
川维化工坚持绿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创建绿企业,自2020年获得石化“绿企业”称号以来,持续深化绿企业建设,不断提升绿发展水平化工环保。2024年,再次通过石化绿企业复核,连续4年保持石化“绿企业”称号。
同时,川维化工积极推进绿工艺研发和应用,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努力打造绿工厂化工环保。近年来环保投入累计近15亿元,实施了源头减排、末端治理、循环利用等系列重大工程,为公司绿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地区共建成渝氢走廊战略以及石化打造第一氢能公司相关规划,川维化工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化工环保。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将工业“尾气”粗氢进行物理提纯后变为氢燃料电池用氢和工业生产用氢,实现工业尾气的高效利用,可满足成渝氢走廊二十座加氢站的需求,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丰富的清洁氢能。
未来,川维化工将继续深化这一活动,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行业绿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化工环保。(张艳)